。
这一切都得去了镇上后,在向其他人打探。
所以他的早点去镇上,小弟铺子里早晨不是很忙,估计还能有时间陪自己去打听。
若是去太晚了,赶上饭口,铺子里那么忙,小弟根本就抽不开身。
“儿子,爹已经与学堂先生打过招呼了,他得知你要去镇上读书后,特别高兴,还让我叮嘱你,进了私塾读书不比乡下,上课切莫调皮……”
陈家兴把先生说过的话,一五一十转达给小宝。
大家没想到,张先生竟然如此看好小宝,还说他若是好好学,将来必会成为朝廷栋梁之材。
不管孙子/儿子能不能成为他口中的人才,但最起码这话听着就让人格外舒服。
“爹娘祖父祖母,你们放心吧!我去镇上后,一定会听小叔小婶的话,更不会辜负了对我寄予厚望的张先生。”
小宝虽然有点调皮,但却也是真的喜欢读书。
“好好,往上数三代,陈家也只出过一个读书人,不过刚考中秀才没多久,就生了场大病一命呜呼了,若是小宝将来有出息,那可是光宗耀祖啊!”
想起从小就看自己不顺眼的爹娘,还有没少挤兑他的大哥与小弟,陈父觉得若是大孙子有出息了,定会气死那些人。
早饭,就在一家人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陈家兴套好牛车后,张氏就开始往上搬东西,有小宝盖的被褥,还有他平时穿过的衣裳,当然不会少了老娘纳的千层底。
最后还装了篮鸡蛋和两只老母鸡,这都是公婆要捎给妯娌补身体的。
临行前,小宝抱过襁褓中的弟弟亲了一口,“小家伙,等哥哥休沐再回来看你哦!”
而一旁的小夫妻俩,则不知在嘀咕着什么,由于声音太小,就连陈家老两口都没有听清。
不过大概能猜出的一二,若是没估计错,应该是在商量关于小宝的吃住问题。
虽然小宝住的不是别人家,但亲兄弟明算账这个道理,老两口早就告诫过几个儿女。
你给了不要那是兄弟情分,但确实不提不念,时间久了,曾经再好的感情也会有所改变。
“记住了吗?就算小弟他们不要,咱也得把银子留下,毕竟谁赚钱都不容易。”
小两口一直都很喜欢儿子,估计若是给生活费,肯定也不会同意,但如果不给,张氏觉得她肯定吃不下睡不着,
这才叮嘱陈家兴无论如何一定要把银子留下。
她也想过直接把儿子的口粮拉过去,却又担心惹妯娌两人不高兴。
“知道了,但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