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2 / 3)

氏伏诛后与先帝按照“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礼法被列为皇位继承人。而最后之所以是先帝胜出而不是占了“半个嫡子”的刘长,一是因为先帝是四子,刘长是幺子;二是因为先帝的名声比刘长好,不像是做出格事的人。

而这也是淮南王一脉与先帝一脉的纠纷开端。

刘长叛变后,先帝碍于秘密搞死刘襄三兄弟的事而对刘长高抬贵手,只是将其软禁致死后短暂废除了刘长一系的封地,然后在刘长去世后,又让刘长的长子刘安重新成了淮南王。

或许是父亲的经历给了刘安警示,所以在先帝时期,淮南王刘安表现得那叫个儒雅随和,学识渊博。

不夸张的说,那时的淮南王刘安就是所有宗亲,乃至当今圣上的对照组。

有了这些倒霉鬼的前车之鉴,刘瑞自然得未雨绸缪。

当然,这些都是其次,最重要的古代的生活实在是太无聊了。

没有电脑,没有美食,甚至连通俗小说都没几本。毕竟在小地主家都鲜少读书的年代,大家都忙着填饱肚子或为举孝廉而攒声望呢!哪有空去加入那些“不务正业”的小说家。

“要是我再大点就好了。”每每想起自己的年纪,刘瑞便有精力太多却无处释放的挫败感。

【网文里的六岁富商是真实存在的吗?】闲着无聊时,刘瑞也会羡慕姑姑馆陶能够仗着窦太后的宠爱和兄长的纵容为所欲为,甚至能在不太过分的情况下去挖少府的墙角。

而刘瑞呢?

虽然能借薄皇后和薄姬的手谕在少府那儿混得三分颜面,但是他和先帝一样,走的是白莲花路线,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做越界的事,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胡思乱想又端着人设的刘瑞真的需要转移视线,释放压力。

与其以幼童之躯去宣室殿里发表“高见”,不如先从宫里的琐事做起。

反正有薄皇后和薄姬顶着,借着安排宫人退役的事,刘瑞也能顺理成章地接触少府,看看他们是何态度。

至于为何要拉窦太后下水……

“孙儿在椒房殿时曾问过一些年长的宫女出去后愿不愿意成家立业,并且听说掖廷待诏的家人子里,也有不少是入宫前看过人家的女子,所以想着既然要给年长的宫女们一份恩典,不如就好人做到底,帮其伐柯青年才俊。也好在宫人告辞时,得个天家送嫁的美名。”

窦太后知道刘瑞是给薄皇后揽民声,之所以会找上自己,无怪乎越过自己会让薄皇后和薄姬感到难堪,从而闹出薄姬和薄皇后一起排挤窦太后的事。

至于她为何看出刘瑞的阳谋还愿

最新小说: 男主和反派的作精妹妹 成人路 脸盲暴君心声泄露后[星际] 玄学,最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心理学 笨蛋美人抱错反派大佬后 重生1999:开局被清冷校花揍 姣妇 光阴酿 炮火1906 重生八零我成了漂亮小姨